没有利拉德的雄鹿,会不会更好呢?

达米恩-利拉德,这位生涯前半段时间都与忠诚二字挂钩的三分杀手,在进入职业生涯后半段之后,他开始明白总冠军的价值,于是选择东游雄鹿联手字母哥。

而在度过一个磨合不佳的赛季之后,本赛季他对于冠军的追求依旧足够热烈,在赛季中期遭遇血栓之后强行选择复出。即便如此,上天还是没有选择眷顾他,季后赛无对抗倒地之后,基本预告了他将缺席下赛季大部分甚至全部比赛。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在利拉德倒下之后,基本就已经注定了他和雄鹿直接的分手局面。但即便如此,从球队视角来看,雄鹿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在现有阵容基础上尽力寻找机会。

根据目前报道,雄鹿选择裁掉利拉德,后续合约还剩下两年,合约剩余金额还剩1.13亿。

很明显,白白失去利拉德对于雄鹿来讲必然是一笔损失,但另一方面来看,利拉德被放弃可能迫使雄鹿重新审视球队局面,管理层是否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挖掘出一些过去犯下的错误,然后探索出优化路线。

只是从个人视角来看,我对于里弗斯执教的球队很难有太多创新期待。只是现在正值雄鹿特殊时期,或许会出现一些特殊选择。以下,我们来讨论雄鹿新赛季的几个问题,看看雄鹿该如何填补利拉德的缺口,甚至于在他离队之下,雄鹿能否找到一些潜在的进步机会。

第一个问题来自于球队的投篮选择。

上赛季雄鹿三分命中率高居全联盟第一,出色的投射是他们赛季后半程能够翻盘的原因之一。但球队三分出手次数仅仅排名联盟第十八,高效命中率下,产量却并不够好。这里就有一个假设了,如果雄鹿选择增加三分出手数,局面会不会不一样呢?

对于这些未知的内容,我们永远无法得知结果,只是在凯尔特人、勇士这些三分大队取得成功之后,我们很难不对雄鹿这一方面完全不去预想假设。结合联盟走势来看,通常球队选择三分球作为主要进攻防守,关键原因在于这种进攻模式带来的得分爆发力。

在现今三分狂潮下,一支球队即使在最后一节落后20分,也可能在几分钟内靠着三分火力将局面扭转,这正是越来越多球队追逐三分的关键。

而从对手视角来看,要击败那些大量且高命中率的三分大队,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具备惊人的得分速度。只是在频繁出手远距离投篮的选择下,势必意味着命中率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因此,如果一支球队打算大量出手三分,那么他们必须确保足够的外围出手空位机会。

参考勇士,他们在本赛季常规赛中拥有全联盟最高的助攻比例,而这一部分主要归功于库里的进攻牵制,让格林能在多打少局面下找到空位射手。以雄鹿来看,他们也可以模仿这种模式,因为他们也拥有一位能够吸引对手防守的进攻大核:字母哥。

虽然字母哥和库里影响比赛的方式不同,但他们都能为队友创造出优质进攻机会。

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式,关键在于球队失去第二得分手利拉德之后,他们必须创造出额外的变化之处。虽然球队近几年战绩平平,但字母哥依旧是顶级得分大杀器,但即便他每场比赛拿下30+得分,球队能否稳定赢球依旧是个未知数。

如果能够得到大量三分机会,并保持不错的命中率,那雄鹿自然可以掩护其他方面的进攻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字母哥必须真正转变成控球前锋,在这个体系中,他的任务就是创造出两种出手机会:

一是他自己高效率的两分球,二是队友高效率的三分球。

此外,雄鹿也必须了解,字母哥不可能包办所有创造得分机会的任务,因此他们需要其他持球手能够攻筐,然后将球分给外围射手,让射手们能够借助掩护跑位获得出手机会,依靠挡拆掩护来优化射手的出手环境。

于是就来到第二个值得讨论的内容:没有了利拉德,雄鹿的进攻传导能否加强呢?

参考季后赛的对手步行者,雄鹿的球风和他们完全是两种模式。步行者在常规赛场均助攻数排名联盟第三,反观雄鹿,他们在助攻榜单上仅仅排在第20位。

这不由得让我们思考,买断利拉德,是否能够逼迫雄鹿走上另一条路,成为一支更具团队性、更强调球权流动的新球队?当然,如果字母哥顺利留队,那么他的使用率依然会很高,但在没有利拉德在关键时刻救场的情况下,这是否会改变球队进攻理念呢,或者,他们至少应该把场均助攻数据提升到联盟中上游水平。

当然,前提是字母哥没有离开,而下赛季的雄鹿依旧在追求胜利,而不是直接摆烂。

同为东部对手,步行者展现出来的球权流动和组织串联是他们连续两年打进东决的最大优势。他们不是为了传球而传球,更多是为了战术意图而服务的传导,在传球后迅速杀入篮下,或者是在传球后马上设立掩护制造换防机会。

这样的先进打法体系,围绕哈利伯顿这位新晋明星后卫运转,球队进攻开始越来越难被限制。而相比于球队整体,最让人深刻的,是步行者球员对于自我角色的理解,他们有哈利伯顿、西亚卡姆、内姆布哈德、麦康奈尔几位持球人,也有内史密斯、托平、沃克、谢泼德、特纳(雄鹿)等功能型球员。

球队每个人都足够清楚自己的球队定位,也乐于接受角色安排,场上不争功,场下不抢戏,足够团队,足够融洽。

只是对比雄鹿来看,步行者没有字母哥之类的超级巨星,这或许是他们不得不建立一套依赖球权流动的团队体系。而雄鹿最近几个赛季确实是过于依赖明星球员来推进进攻了 ,恍惚之间似乎已经忽略了传导流动的价值。

而如果他们还想留在争冠行列,不论这个目标对于他们有多不切实际,现在他们都势必做出一些改变。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变数,还是在于如何使用字母哥或者未来他离队之后的第二位核心,以及更重要的是,这些球星愿意接受这样的使用说明书。

而在重新确立进攻目标之后,最后一步就来自于防守端了。

回看雄鹿的夺冠赛季和最近几个失败赛季,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攻防效率,夺冠赛季的雄鹿在攻防两端均是位居联盟前十水平,而在最近失败的两个赛季,球队的防守价值均在前十之外。所以问题就出现了,没有利拉德的雄鹿,还能再次成为一支以防守立身的球队吗?

当我们回忆霍乐迪在雄鹿的成功,他带来的最大价值,就是雄鹿让几乎找不到可以被针对的防守短板,但这样的价值在利拉德来到球队后便逐渐被淡化。

我们并不是批评这笔交易,只是要明确一点,利拉德的到来改变了雄鹿的特质。利拉德来到雄鹿的第一个赛季,球队防守效率排在联盟第19,而经过一个休赛期针对防守弱点优化后,本赛季提升到联盟第12。

而如今在放弃利拉德之后,雄鹿是否能重新找回那种防守特质,甚至是重回联盟防守前十水平呢?

这个问题目前无法确定,毕竟球队新赛季的稳定阵容都还未确定,但能够明确的是,球队放弃一位身高188的小后卫,已经能够解决一部分防守问题了。

参考季后赛对位步行者,雄鹿为了避免防守轮转失位而选择全面换防,而这直接导致了利拉德必须防守西亚卡姆、特纳之类的大个子,这也是雄鹿一直以来都没有能够解决的防守问题。而这一环也连带产生了蝴蝶效应。当大洛试图帮利拉德换防时,往往会暴露出一段真空地带,然后被对手轻松突破得分。

这并不是针对利拉德一人,而是他这一类小后卫在防守端本就容易被针对,这也是现代NBA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那么,当利拉德这个防守短板被排除之后,雄鹿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参考首轮系列赛第五战,在雄鹿被逼到悬崖边缘之后,利拉德因伤无缘出战,看似球队缺少二当家,但他们却打出了和预期完全相反的内容。当场比赛雄鹿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冷静和团结,一直将比赛拖到了最后时刻,最终以一分之差惜败出局。

从这场比赛来看,没有利拉德似乎让雄鹿打出了前几场最为欠缺进攻内容,尽管他们还是输掉了比赛,但这其中的优势绝对不容忽视。

最后强调一点,并不是说没有利拉德的雄鹿就一定会更强,但没有他之后,雄鹿确实解决了一些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而现在来看,利拉德离队已成定局,或许会是雄鹿的又一次机会也说不定呢!

NBA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