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缘杰,中甲,贾德森,法比亚诺,足球
天津津门虎队员苏缘杰在做客《绿茵话事人》节目期间坦言,当时他变成非U23那年,也曾对自己的实力陷入深深的怀疑。
你是什么时候来的天津?是如何开始自己的足球生涯?

“上学初二初三了,大概15岁左右。当时我有一个亲弟弟,他一开始在天津读书上学,也是从小跟我一块儿,因为兴趣爱好,然后喜欢上踢球。我有个舅舅也在天津,他在这边做一点小生意。我爸妈那边,家里也比较支持我。我们俩小时候虽然贪玩一点,但是比较支持我俩的这个兴趣爱好。再加上这边也有我舅舅能照顾,然后就来天津这边踢球了。”
你弟弟还在从事这项运动吗?

“他退了,中间经历了伤病,但是他各方面条件也很好。”
天津球迷更早认识你是在天津天海时期,那时的政策你还是U23,当时队里除了有优秀的国内球员,还有大牌外援。那些外援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那时候在天海,刚进一线队最早的那一两年,突然身边有这么多水平特别高的球员。一开始在中甲的时候,当时是罗森博格(执教),带着贾德森、法比亚诺这几个,当时印象特别深刻,怎么还有踢得这么好的。当时就觉得,有这个几个能力特别强的外援,比赛踢起来特别轻松。其他队的主教练可能赛后总结都没法总结……他们的能力已经非常出众了,但是转年,前一年在的这批人可能又换了,又换了一批更猛的。”

从U23迈向非U23的尴尬期……
“当时U23的政策,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些年轻队员可能有一点特点,突然有这么一个政策,他能通过这个平台展现一下自己,我觉得这是好的一方面。还有不好的一方面,当时我记得有一年是必须要上三个U23,当时年轻队员也少,也就是说当时你只要是队里的U23,能出场但时间很少。”
“变成非U23后,24岁那年,有一些怀疑自己——怎么23岁之前还挺好的,24岁是不是‘本命年’了,还是怎么样了。但确实是经历过来之后,24岁那年也没踢什么比赛。现在过来之后再想,当时可能自己因为这个政策,让你不上都不行的这种,不会有那种通过正常特别勤奋、特别努力得到教练的认可,会有一些这方面的困扰。”